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第一批)通报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计划、分阶段、稳步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专项行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自查自纠阶段共8000多款APP完成整改。在监督检查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各大应用商店APP进行检查,对发现存在问题的百余家企业进行督促整改。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计划、分阶段、稳步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专项行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自查自纠阶段共8000多款APP完成整改。在监督检查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各大应用商店APP进行检查,对发现存在问题的百余家企业进行督促整改。   截至目前,尚有41款APP存在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为用户账号注销设置障碍等问题(详见附件),未完成整改。上述APP应在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附件:存在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第一批).doc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   2019年12月19日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计划、分阶段、稳步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专项行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自查自纠阶段共8000多款APP完成整改。在监督检查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各大应用商店APP进行检查,对发现存在问题的百余家企业进行督促整改。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计划、分阶段、稳步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专项行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自查自纠阶段共8000多款APP完成整改。在监督检查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各大应用商店APP进行检查,对发现存在问题的百余家企业进行督促整改。   截至目前,尚有41款APP存在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为用户账号注销设置障碍等问题(详见附件),未完成整改。上述APP应在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附件:存在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第一批).doc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   2019年12月19日  

2019-12-19

共同抵制网络谣言 共创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达8.54亿,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大家在网上社交、购物、获取信息,同时它更是工作的好助手。但您可能也注意到了,网上的很多信息也是五花八门,真伪难辨,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被误导甚至是被骗。近日在西安举办的2019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就聚焦了网络诚信问题。那么,在互联网上比较常见的不诚信的现象都有哪些?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呢?    2019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以“网聚诚信力量 共创信用中国”为主题。在大会上,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网络诚信十大新闻,这十大新闻包含全国网络交易监测平台上线、全国首个互联网司法信用报告制度推出、全国首例网络个人大病求助纠纷案宣判等等,聚焦电子商务治理、专项整治行动、打击网络谣言等热点话题。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的普及便利了人们交流,也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网络谣言。要构建诚实守信的网络空间,就必须要进行谣言的治理。    据调查,目前在网络上容易发生的谣言主要有几种:第一种,就是在地震、台风等灾害或者安全事故之后,网络上出现的各种耸人听闻的谣言。     2019年10月12日,在广西玉林北流市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就在地震发生后,一些关于此次地震的谣言在网上传播,其中有一条“北流市还将有余震”的谣言被广泛传播。由于谣言将余震时间精确到分,并且消息落款处写有“中国地震网报告”字样,不少人深信不疑。当地警方通过网络巡查发现,这条谣言是唐某源在网上发布的。    经询问,唐某源对私自编造“中国地震网报告”并以其名义发布余震相关消息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当地警方依法对违法人员唐某源处以行政拘留十日。    网络上充斥的谣言还不仅仅是这类,食品安全类网络谣言更是非常高发。     人民网辟谣栏目主编 孝金波:最多的可能是食品谣言。因为食品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都关注到食品,而且食品谣言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也是传播比较广泛的。    除了食品安全类谣言,还有不少戴着科学帽子的谣言,比如微波炉等家用电器辐射致癌;血管里面有“垃圾”“毒素”,如果不清理就会慢慢蓄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百病缠身等等。     而打着帮忙的名义来造谣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比如动物园里丢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到中考、高考的关键时刻,就有关于丢失准考证的谣言等等。    那么,这些谣言都是什么人编造,又是什么人进行散播的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 黄楚新:有些是营销公号,它为了博取眼球,经常会发出一些标题党,或者是耸人听闻的标题,你看了以后立马就有了这种自我保护意识,觉得很重要,关注它,多了粉丝以后,他们未来做营销的时候,未来变现的时候就有更多的资源。    除了营销之外,也有一些人是贪图一时有趣,故意编造谣言。    近年来,公安机关依法对一些造谣者进行了惩处,管理部门也开展了整治行动。而在谣言发生后,快速、及时进行辟除,也非常关键。针对网络谣言,相关部门及一些媒体、互联网企业等也成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辟谣平台。这些平台在遏制网络谣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瓶颈,因此,就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2018年8月,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的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联合部委、地方、媒体、网站、专家等各方力量,整合全国专业性、区域性辟谣平台资源,建立了对网络谣言联动发现、联动处置、联动辟谣的协同治理机制。    在收集到新的谣言线索后,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会根据谣言内容,发送至相关部委、地方或专家学者,请他们协助查证,并组织成员单位、合作单位进行联合辟谣。    2019年10月10日,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经现场搜救确认,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就在事故发生后,在网上很快出现了一些难辨真假的消息。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副主任 周展科:一个是塌桥事故的死亡人数,这次事故造成3人死亡,但是网上也有谣言传播说多少多少人死亡,夸大了死亡人数;第二个谣言就是说公安局长戴了一块价值400万的手表;第三个谣言就是把那些没有参与桥梁设计、建设的单位作为设计、建设单位。    这些消息,让不明真相的网友恐慌和愤慨。对此,周展科说:“我们就针对这些谣言联系相关地方,及时发布了澄清的信息,之后把这些辟谣信息再通过联合辟谣机制向广大网民传播。”     随着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的建立,网络辟谣的权威性、影响力大幅提升。但是,如何进一步提升谣言发现能力、更加有效治理谣言,也是本届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会上,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等16家网站、平台共同签署了《共同抵制网络谣言承诺书》,承诺主动发现谣言、坚决遏制谣言、有效治理谣言、联动辟除谣言等,承诺内容还包括对易反复翻炒的谣言信息进行标记,解决老旧谣言反复炒作和传播等难题。    除了时有发生的网络谣言,污染了网络生态,扰乱了传播秩序之外,电商平台商家的一些不诚信的行为,也蒙蔽了不少消费者。    在记者采访时,不少市民都表示自己网购参考的指标主要是商品销量、店铺的信誉及评价,那么,这样的参考指标准确吗?    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市场监管局曾经查处了这样一起案件:一个贵金属首饰店,分别在两家电商平台上开了两家网店,两三年卖了上百款首饰,一方面,网店记录显示,单单一款首饰的销售额就超过百万元;另一方面,这家店每年申报的总收入,却低至三五十万元。这样自相矛盾的情况,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怀疑。     江苏张家港保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 杨振宇:第一个就是店家隐瞒了年报的数据,涉嫌偷税漏税;第二个就是店家涉嫌在网上伪造记录,涉嫌虚假宣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刷单。    在网店商家留存的销售记录明细中,执法人员发现,有一些交易信息被额外标注了“营销购买”的字样。    江苏张家港保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 杨振宇:实际上就是虚假的交易记录,也就是所谓的刷单,刷单完毕之后,店家都会把刷单的费用再返还给刷单人。近两年,这个店家一共刷单了193笔。    执法人员表示,这家网店属于散户型刷单。还有一种更为恶劣的刷单方式是集团化操作。一些刷单集团大张旗鼓地公布微信号、QQ号,邀请网店和刷手双方进入微信群或是QQ群,一对一地提供服务。据了解,刷单集团通常点对点的把需要刷单的网店商品链接发送给刷手,刷手每完成一单,可以获得一定的佣金。     在这种模式下,大量刷手在刷单集团的组织下,为很多网店提供成千上万的虚假交易记录和评价,蒙骗消费者。    刷单炒信不仅有集团化操作,甚至还能让一些买了商品的消费者成为造假的帮凶。    不少网购的消费者在收到商品的时候都曾同时收到过一张卡片,卡片上一般写着“好评返现”或者“做任务 领红包”。记者从一位参与过刷单的兼职刷手那里了解到,一些商家用这种方法来吸引消费者帮他们刷单、刷好评。比如通过一张好评卡添加客服为好友后,客服会提供搜索关键词和相关信息,并且承诺佣金。    这样的行为不仅蒙蔽了消费者,也损害了其他诚实守信商家的利益。针对刷单炒信,相关管理部门和一些平台也采取了打击行动。而要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环境,提高对于失信、炒信行为的发现和监管能力就尤为重要。    为了推动电子商务、分享经济等平台经济领域诚信建设规范化、长效化,在本届网络诚信大会上,还启动了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合作机制。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 张勇:通过这个合作机制,一个企业发现失信、炒信行为,经过共享,所有的平台企业都能够掌握这方面的信息,信息共享以后,我们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失信、炒信的行为主体会采取联合行动。比如说限制新设立账户、删除现有账户、限制账户上的一些经营行为。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整个社会正常有序运转的一块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我们的网络家园,同样也应以诚信为本。近年来,国家在推进网络诚信建设方面,拿出了不少办法,也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是,提升信用水平、防范失信行为毕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拿出久久为功的劲头,各个环节协同作战,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才能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让诚信真正成为互联网上的通行证。

2019-12-16

携号转网正式启动 保护好个人信息 警惕新型骗局!

  11月27日,携号转网正式启动,大家期待已久的携号转网终于变成了现实!然而,骗子的新伎俩也随之出现。目前,全国已发生多起利用手机三大运营商携号转网服务实施诈骗的案件,受害者因点开诈骗分子发送的网站链接泄露个人信息导致银行卡被盗刷。为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公安部刑侦局发布了紧急预警。     三起异地案例敲响警钟   1、想要获取携转授权码 被骗1.6万元   11月5日,江西的汪某接到自称某通讯商客服电话,称之前提交的电话号携转资格已经通过,但是想要获取携转授权码需要填写完整信息且绑定专属银行卡。汪某通过对方发来的短信进入网站,输入个人信息后被骗16000元。   安全贴士:   是否满足携号转网条件以官方短信为准   要查询号码是否满足携号转网条件,可通过短信查询,使用需要转网的手机号编辑短信“CXXZ#姓名#证件号码”发送到相应的运营商服务号码。(电信:10001;联通:10010;移动:10086),运营商将及时反馈用户查询结果。   满足条件的,如有携号转网后受影响的其他业务,运营商将在反馈查询结果的同时告知用户受影响的业务,告知内容真实准确。用户向携出方申请获得授权码,带着身份证和有效期内的授权码到携入方申请办理携入。不满足条件的,将一次性明确告知用户不满足条件的原因、携号转网后受影响的业务以及咨询途径,并通过客服电话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实现满足条件的咨询。   2、想要获取短信验证码 被盗刷5000元   11月9日,常州市民许某收到陌生号码短信称,更换运营商后短信通道变更可能导致收不到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的短信验证码,请及时登录附带链接的网址进行信息完善。许某进入网站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号及密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银行卡短时间被刷走5000元。   安全贴士:   “短信验证码”问题已基本解决   在申请转网的过程中,一些满足转网条件的用户,被运营商告知“携号转网”存在诸多技术风险,比如无法正常接收微信、手机银行、淘宝等第三方平台的验证码,这是《规定》中明确提出的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通过适当方式明确告知用户办理携号转网服务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损失,并获得用户确认。携号转网在全国范围内试运行期间,电信业务运营商进一步完善了系统功能,“短信验证码”问题已基本解决,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其他行业的验证码平台将验证码发送给用户原来签约的基础电信企业,由其通过网间转发的方式发给用户新签约的基础电信企业,确保用户携号转网后的业务体验。   3、想要通过第三方代缴话费 损失6300元   11月5日,上海市民何某在上网时知悉携号转网后只能通过掌上营业厅和地面营业厅充值,不能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了,便在该条新闻下留言追问解决办法,后被私信称可以通过完善信息解决。何某点击对方发来的网站链接输入个人信息,损失6300元。   安全贴士:   不必担心,微信、支付宝均可正常充值   携号转网政策试运行以来,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方案,相关部门搭建了“号码标记服务平台”,帮助有此类困扰的企业解决号码识别和归属运营商更正问题,运营商内部技术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目前,我国已建立“携号转网”数据库并向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开放。部分用户规模较大的第三方充值平台,如微信、支付宝等均已可正常为“携号转网”用户充值。   三个防骗提醒请记牢   看完这3个案例,大家是不是感觉到一丝熟悉……这类诈骗其实就是通过虚假网站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盗刷银行卡的一个变种:骗子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受害人,利用受害人不清楚转网的具体规则,以转网可能带来诸多风险为借口引导受害人点击虚假链接。一旦受害人相信骗子的话点击链接进入骗子搭建的虚假网站,骗子就会进一步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通过盗刷银行卡的方式实施诈骗。   对此,中国网信网提醒您:不信、不点、不输信息!   大家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平时收到此类信息时,如有疑问请致电运营商官方客服或到营业厅进行咨询。切不可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也不要回复任何信息,更不能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尤其是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2019-11-28

这个“李鬼”很危险!小心高仿手机APP

  为方便打理财务,济南市民韩先生下载了一款名为“XX银行信用卡”的APP,不久后却发现银行卡被盗刷、莫名被贷款等情况。到银行营业网点核实,被告知所安装的客户端是高仿的。   为方便打理财务,济南市民韩先生下载了一款名为“XX银行信用卡”的APP,不久后却发现银行卡被盗刷、莫名被贷款等情况。到银行营业网点核实,被告知所安装的客户端是高仿的。   网上转账缴费、处理罚单、买火车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手机APP处理各种事务。记者调查发现,在手机应用市场中,一些通过相近名称、类似图标制作的高仿APP令人难辨真假,给不少用户造成财产损失。   高仿APP“鬼”影重重大设陷阱   济南市民成栋前不久为网上处理汽车交通罚单,试图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公安部推出的“交管12123”APP。搜索结果第一位的为一款名为“12123”的软件,且APP图标为一个“违”字。下载使用后才发现,这款APP功能和页面都极其简陋,是一款高仿APP,不仅无法处理违章,还含有大量广告。   记者在多个应用商店检索发现,此类APP“李鬼”并不少见。例如,北京公交集团推出的“北京公交”APP,可用来刷码乘公交。但在安智网、酷安网等应用市场中检索“北京公交”,排名前几位的应用多为“北京实时公交”“北京公交在线”等APP,下载量最高的达30.8万次。打开上述APP后,界面非常简单,也不具备刷码乘车功能,且都包含不少广告。在这些APP的用户评论区,许多使用者留言“根本用不了”“软件是骗人的”等。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高仿APP还通过伪装成官方软件窃取用户个人信息。济南市民罗腾告诉记者,他此前为在济南一家医院挂号,在应用市场中下载了这家医院的APP,并填写了电子病历,其中包含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职业等个人信息。但之后发现,所下载的并不是官方APP。“这款APP的下载量近10万,窃取了大量个人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罗腾说。   记者发现,高仿APP除了集中在垂直的生活服务类软件,同时在电商平台的应用中也较为普遍。烟台市民马翘楚告诉记者,她曾在某应用市场搜索“淘宝”时,下载了一款名为“淘宝特卖”的APP,进入后发现,平台内不少商家销售价格低廉的山寨货品,并且购物的“三包”“退换货”等条款都不齐全。   记者联系了北京公交部门、山东交警部门以及淘宝服务热线,分别核实高仿APP“12123”“北京公交在线”“淘宝特卖”等是否与官方推出的应用有关联。相关工作人员均告诉记者,这些APP与官方应用无任何关系;类似的高仿APP很多,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使用者,不少用户无法第一时间下载到官方应用。   5万元即可开发一个高仿APP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高仿APP开发者为第三方公司。以“北京实时公交”为例,开发者为江苏一家商贸有限公司,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该公司经营范围为“化妆品、服装、日用百货销售”。此外记者还发现,应用市场中的一些高仿应用,开发者甚至为个人,网络上无法查询更多开发者信息。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高仿APP盈利主要靠应用内的大量广告赚取广告费,这类APP开发难度并不高。记者联系了一个APP开发团队,并向对方提出想开发图标和名字都模仿一款学习类应用的高仿APP。对方表示,只要不是要求“一模一样”,就都可以实现。费用在5万元左右,开发周期大约一个月。   业内人士表示,开发一款高仿APP,花费数万元可以长期赚取广告收益。应用市场在对上架的APP进行审核时,机器审核只进行病毒和兼容性测试,人工审核一般只审核名称、内容是否存在违规,对APP名称、图标、宣传语等内容是否存在模仿,多数应用市场都疏于甄别。   记者查询了多个应用市场的相关条款,只有“华为应用商店”等极个别应用市场在相关条款中要求,上架应用不得与其他开发者应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外观、名称、主题等。   高仿APP已形成危害用户网络安全的产业链   360发布的《2018年双十一购物安全生态报告》显示,一个月时间内虚假仿冒主流购物APP的数量接近4000个,覆盖设备超过30万个,高仿APP已形成危害用户网络安全的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近期福建、河北等地网信部门关停下架的应用中不乏高仿类APP。福建泉州网信办今年8月下架的43款违规APP中,就有模仿“天天快报”等APP的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沈括说,高仿APP对于正版应用的模仿,已经涉嫌侵权,同时对用户产生了实质性危害。但是,目前在打击高仿APP的过程中,存在多方协调难、举报下架过程漫长、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等因素,给一些不法企业从事违规行为提供了空间。   多位专家建议,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应进行联合执法,严肃查处高仿APP给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情况。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说,相关部门应通过案例发布、防范建议等形式提高用户保护个人信息和预防网络诈骗的能力。   吴沈括说,各大应用市场作为平台方,应进一步完善自身内部审核机制,对入驻应用软件提交的信息尽到法定和约定的审查、登记、检查监控义务,从源头治理高仿APP问题。   多位专家提醒,用户在使用APP过程中,尤其遇到要求转账汇款等情况时,应仔细分辨应用真伪,不轻易接受对方指令。此外,APP中要求点击的不明链接,用户也要谨慎甄别,尽量不在不明链接里输入个人信息,以免信息遭泄露。   

2019-11-26

最高法网络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显示:网络诈骗呈现这些新特征

  “2016年至2018年,人民法院审理的网络犯罪案件中30%以上涉及诈骗罪,占比最高,是公认的社会毒瘤,是侵犯公民财产安全的社会公害。”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最高法刑三庭副庭长罗国良在会上如此表示。   此次发布会上,最高法还发布了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2016年至2018年《网络犯罪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介绍了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相关工作情况。   网络犯罪案件近三分之一涉及诈骗   《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8年,人民法院审结网络犯罪案件4.8万余件,案件量及在全部刑事案件总量中的占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8年网络犯罪案件量显著增加,同比升幅为50.91%。三人及以上共同犯罪的案件占比逐年提高,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被告人最多,占比达37.21%。   “网络犯罪案件中近三分之一的案件涉及诈骗,为网络诈骗案件。”最高法信息中心副主任孙福辉表示,当前以网络为工具实施诈骗的情况越发严重。2017年,网络诈骗案件仅占全部诈骗案件的7.67%,2018年占比增至17.61%,其中东南沿海地区以网络为工具实施诈骗的情况最为严重。   《报告》显示,2018年,微信超过QQ成为网络诈骗犯罪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工具,超半数网络诈骗案件中均有应用微信实施诈骗的情节。被告人冒充女性或熟人等身份实施诈骗的案件占比达31.52%,以招聘为诱饵实施诈骗的案件占比在2018年大幅上升;近20%的网络诈骗案件是在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进行的诈骗。   产业化色彩浓厚,骗术更具迷惑性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不断变种过程中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诈骗犯罪的直接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但是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之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引发次生危害后果的案件日益增多。”罗国良介绍,有的企业被骗走巨额资金,导致停工破产;有的群众被骗走“养老钱”“救命钱”,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尤其是近几年连续发生的几起在校学生被骗而导致猝死或自杀的案件,社会影响恶劣。   罗国良指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化运作的方式更加明显,各环节分工明确,迷惑性更强,有的甚至呈公司化运作。据公安部门统计,各种诈骗类型大致可分为48类共计300余种,且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快,新手法层出不穷,更加隐蔽、更具迷惑性。罗国良介绍,“杀猪盘”诈骗就是婚恋交友型诈骗和网络赌博型诈骗的结合。诈骗分子在各大婚恋交友网站或者是社交平台寻找目标,以婚恋交友为幌子把人诱骗到早已设计好的境外博彩网站进行赌博,或者是境外的网络平台进行投资。“他们把被骗的这一方往往叫作‘猪仔’,把建立恋爱关系的过程叫作‘养猪’,到最后进行诈骗就叫作‘杀猪’。”   老百姓该如何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罗国良指出,我们要有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的强烈意识,做到四个“不要”:不要向陌生账号汇款;不要连接陌生的无线上网网址;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   “最重要的是不能有贪小便宜、一夜暴富的想法,‘天上掉馅饼,必定有陷阱’,遇到可疑的情况要及时报警,配合公安机关及时破案。”罗国良说。(记者 靳昊)   

2019-11-21

警惕!有的人披着“区块链”的外衣炒作行骗

  从幕后走到台前,区块链技术火热背后,另一场“盛宴”却在暗流涌动。炒作数字货币“割韭菜”、发行毫无价值的“空气币”、打着区块链旗号传销诈骗……借区块链之名的招摇撞骗大有抬头之势。   披“区块链”外衣炒作数字货币   天津市民刘鹏2014年开始接触并购买比特币,经历过多轮市场炒作吸引散户追高后“割韭菜”。他说,购买数字货币与其说是投资,更多时候不过是带着投机心理与风险博弈,“无论赌输赌赢,最终大多只剩一地鸡毛,真正赚钱的寥寥无几。”   10月25日,每枚在8000美元上下徘徊多时的比特币突然发力,至26日一举突破1万美元大关,最高涨幅超过30%。   截至11月18日12时,比特币总市值超过1545亿美元,这一体量完全可与一家知名上市公司匹敌。但备受质疑的是,除暴涨暴跌带来投机炒作,实际应用迟迟未见。   再度开始活跃的还有发币公司以及币圈自媒体。近期,一些非法发币机构身处海外,利用社交软件推销代币。“他们宣称‘数字货币就是区块链’,这其实是对区块链技术的有意曲解。”专家称。   针对网传人民银行已发行法定数字货币,11月13日央行专门在其官网辟谣,人民银行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人民银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目前仍处于研究测试过程中。   区块链成了传销诈骗“招牌”   区块链技术的火热,也让一些假借区块链之名、行传销诈骗之实的恶行死灰复燃。   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郭宇航表示,最近他在中部某省调研时,该省金融部门官员透露,当地已累计查处40多起打着区块链旗号的非法集资案件,最严重的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多亿元。   不久前,一款自称“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运动App被湖南长沙市有关部门立案调查。该软件被指为“典型的金字塔传销模型”,是传统传销手段结合“区块链”“大健康”等新概念的结果。   类似案件今年以来呈多发态势。江苏省苏州市、盐城市等多地破获以区块链名义实施的诈骗案。湖南省衡阳市警方今年5月破获一起诈骗案,作案团伙以区块链为噱头,发行没有价值的“空气币”,募集到价值近3.5亿元的以太坊。   在曝光的假借区块链传销、集资诈骗的案例中,“拉人头”的特征十分明显。他们往往利用大众不熟悉区块链但听说过比特币“造富神话”的心理,为非法行为披上“时髦”外衣,承诺低投入、高收益,发展下线回报更高,不明真相者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行业专家称,“空气币”尽管可能真的用了区块链技术,但发行目的却描绘得过于宏大,如“人类健康”“重构商业模式”,几乎不可能实现。一旦投资者入套,资金积累到可观数量,项目发行方就有很大概率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   当前,不少上市公司有意搭上区块链这班快车。据统计,3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超过500家自称同区块链有关联,但真正披露具体区块链业务内容且属实的只有不到40家。“蹭热点”现象十分突出。   穿透迷雾认清本质   “区块链与比特币之间不能画等号,显然也不等同于‘暴富’。”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强调,区块链是一种底层技术,依托于这种技术诞生了比特币等一众数字货币,但不能因此就混淆在一起。   发现真相需要穿透重重迷雾。除了加大区块链知识的普及,让大众了解并能识别披着“区块链”外衣的传销诈骗之外,更关键的是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专家指出,要加强监管科技的应用。多数以区块链为名的传销项目,都会在网络上频繁传播、留痕,借助现有金融科技监管手段,就有可能及时发现、查处。   火币集团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天元认为,区块链正在广泛地与实体经济结合,并在物联网、智能制造、用户征信等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只有善加利用,才能真正将潜能发挥出来。   金融分析师肖磊提醒,在区块链应用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时,要防止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借政策支持成为新的资本“黑洞”,杜绝盲目及跟风投资。   

2019-11-19

传销大规模侵入网络,让人防不胜防

  近日,陕西一小伙利用银行ATM机的报警求助功能,让身陷传销的自己成功获救,也让传销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传销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它在很多年里都在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存在着,近年来又大规模侵入网络,让人防不胜防。老套路衍生出新骗局,你真的能完美避开这些陷阱吗?   前些天,安徽警方侦破一起网络传销案,涉案公司将罐装地下水包装成“SSG生命能量液”,利用网络拉人头模式销售,吸引参与者成为会员,享受分利。与传统传销不同,为了扩大下线、诱导消费者,这些网络传销者开发了自己的APP,注册了实体公司,甚至开设了线下产品体验馆,最后发展到3万多名会员,销售额近5亿元。   10月,手机APP“趣步”被全面下架,它的开发商因为涉嫌传销等违法行为被长沙市相关部门正式立案调查。这款软件曾号称“走路就能赚钱”,用户可以用每天的步数在平台上换取虚拟货币购买商品或提现。在安装注册成功后,用户需向平台支付1元进行身份验证,注册前还要填写邀请码。渐渐地,这款软件的赢利模式开始呈现“金字塔”结构:下面拉更多的人加入,上面的人才能有收益。   2017年,“亚欧币”特大网络传销案也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该起传销案涉及金额40.6亿元,涉及4.7万余“投资者”。传销组织利用一家空壳公司进行“亚欧币”虚拟货币交易,“投资者”可以拉更多投资获取提成,也可以购买“亚欧币”静待“升值”,最后血本无归。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曾发布名为《警惕“炒鞋”热潮 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又把“炒鞋”传销带进了公众视野。简报指出,近期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   除此之外,假借互联网金融“投资入股”、连锁加盟“国家工程”、创办“慈善基金”、甚至谈恋爱等名头的花式传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五级三晋制”“国家暗中扶持”“纯资本运作”“多层分销”“循环消费”等,都是互联网传销的关键词。   对比传统传销方式,网络传销发展速度快,突破了地域限制,更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及欺骗性等特点。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18年全国查处传销、直销案件3500多件,罚没金额9.6亿元。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建议,当我们有意愿参与某些号称能赚钱的项目时,一要看门槛费用,二要看利益是不是通过拉人头的方式获得,三要判断有没有超过三级的多级返利、隔代返利,这些均属传销范围。(文/王若怡)   

2019-11-16

网信办公布网络生态治理情况:注销违法违规账号30万个

  据了解,国家网信办自1月3日启动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围绕12类生态负面有害信息,集中开展清理整治工作。截至1月21日,累计清理涉网络生态问题的有害信息709.7万余条,注销违法违规账号30.8万余个,关闭、取消备案网站733家,清理移动应用程序9382款,受理相关举报5.3万条。    近期根据举报,经调查核实,花瓣网存在严重生态问题,天天快报传播低俗庸俗负面有害信息,破坏网络生态,社会反响强烈。国家网信办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指导浙江、北京等地网信办约谈和依法处置相关网站,责令其进行全面深入整改,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网站生态治理。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强调,网络生态事关人民群众利益,各级网信部门要高度重视,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巡查力度,依法依规从严从快查处网络生态问题,及时回应广大网民关切。同时,欢迎广大网民、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积极举报涉网络生态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信息(受理电话12377,网址www.12377.cn,邮箱jubao@12377.cn),共同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 

2019-01-24

国家网信办紧盯网络生态问题 连续公布治理情况 要求地方网信办和网站平台切实负起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据了解,国家网信办自1月3日启动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围绕12类生态负面有害信息,集中开展清理整治工作。截至1月21日,累计清理涉网络生态问题的有害信息709.7万余条,注销违法违规账号30.8万余个,关闭、取消备案网站733家,清理移动应用程序9382款,受理相关举报5.3万条。   近期根据举报,经调查核实,花瓣网存在严重生态问题,天天快报传播低俗庸俗负面有害信息,破坏网络生态,社会反响强烈。国家网信办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指导浙江、北京等地网信办约谈和依法处置相关网站,责令其进行全面深入整改,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网站生态治理。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强调,网络生态事关人民群众利益,各级网信部门要高度重视,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巡查力度,依法依规从严从快查处网络生态问题,及时回应广大网民关切。同时,欢迎广大网民、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积极举报涉网络生态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信息(受理电话12377,网址www.12377.cn,邮箱jubao@12377.cn),共同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

2019-01-24

网站信息生态指数2018年12月榜:地方新闻网站生态持续向好,主要商业网站生态表现有所下滑

  1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网站信息生态指数2018年12月榜》。评估结果显示:12月,地方新闻网站生态评分环比略有上升,商业网站生态评分环比下降5.3%,内容安全保障指数和信息导向指数降幅明显。   地方新闻网站生态持续向好,生态表现优秀的网站连续三月增加。31家地方新闻网站评估总分均值89.2,环比增幅为0.3%。其中,信息导向指数、信息生产传播与创新指数和内容安全保障指数环比分别增长2.2%、1.3%和0.1%。31家地方新闻网站中有8家网站生态优秀,较上月增加1家。中国甘肃网在首页开设“手机H5”“图解新闻”专区,实现跨平台传播,同时选择重要报道在轮播焦点图突出显示,信息生产传播与创新指数提升6.2%,排名升至首位。青海新闻网重大主题新闻报道较少,连续两月排名居榜尾。此外,东北新闻网首页“时事热评”积极刊载评论文章,广西新闻网在首页突出位置通过视频、图解等形式报道重大时政新闻,排名进步明显。大河网对重大事件评论较少,信息导向指数、响应度指数均有所下降,导致排名下滑10位。       主要商业网站整体生态表现有所下降,百度、搜狐存在较多低俗不良信息。6家商业网站评估总分均值为77.2,较上月下降5.3%。其中,内容安全保障指数、信息导向指数、信息生产传播与创新指数分别下降7.5%、5.4%和3.2%。搜狐网首页“娱乐”“母婴”“健康”等版块部分新闻标题打色情擦边球,新闻频道“首页”“时政”版块多次出现低俗信息,排名降至榜尾。百度的新闻首页“热点要闻”版块夸大不良社会风气,“图片”“娱乐”版块存在诱导性不良标题和配图,“国内”“娱乐”“女人”频道内含低俗负面信息,各项指数均有所下降,排名降至倒数第二。新浪“情感”“要闻”等版块推送鼓吹“赌博捞金”“滥情”等传播不良生活方式的信息,“博客”“世相”“猜你喜欢”“推荐”等板块推送低俗信息,排名倒数第三。       针对网络生态问题频发、各类有害信息屡禁不止等突出问题,2019年1月,国家网信办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对各类网站、移动客户端等重点环节中的淫秽色情、低俗庸俗等12类负面有害信息进行整治,有效遏制有害信息反弹、反复势头,促进网络生态空间更加清朗。

2019-01-18

1页,每页10条记录,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