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02
2025-07
  近期,国家网信办扎实组织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部署地方网信办积极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不法行为,督促重点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从严从快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柴怼怼”等账号编造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恶意诋毁攻击企业。抖音账号“柴怼怼”“怼怼柴”,小红书账号“柴怼怼”等,无事实依据蓄意抹黑某企业的产品质量,恶意诋毁某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并借机吸粉引流带货。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2.“孟栖笔谈”等账号发布涉企负面信息,谋取非法利益。微信公众账号“孟栖笔谈”“辉常观察”,微博账号“-孟永辉-”,百家号“孟永辉”等,长期集纳发布涉企负面不实信息。在企业与其沟通删除不实信息时,要挟开展商务合作。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账号主体被纳入平台黑名单管理。  3.“车说道”等账号蹭炒涉企热点,发布虚假不实信息。懂车帝账号“CHE车说道”、易车账号“CHE车说道”、搜狐账号“车说道”等,为博眼球、吸流量,恶意蹭炒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等汽车行业热点话题,发布某品牌汽车不实信息,捏造人员伤亡事故,虚构法院判决,恶意诋毁企业产品质量。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4.“物联网咨询室”等账号散布企业商业秘密,传播虚假不实信息。微信公众账号“物联网咨询室”“物联网咨询室号外”为博取流量,长期发布某高科技企业的商业秘密,并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5.“兴德旺业”等账号冒用企业、企业家身份,开展市场营销。微信公众账号“兴德旺业”“杭州娃小哈”,微信视频号“兴德旺业书院”,抖音账号“王少甫-瀚慈”等,在账号名称、简介中假冒仿冒企业名称或假借企业家名义发布信息,开展商业活动。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处置,侵权信息已被清理。

广东出台优化营商网络环境20条

26
2025-06
  近日,广东省委网信办等14部门联合制定《广东省依法维护企业网络权益若干措施》,围绕六个方面提出20项举措,重拳打击涉企网络侵权乱象,大力整治“自媒体”充当网络“黑嘴”等突出问题,依法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促进省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为增强企业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建立重点企业直联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企业所需、政策所求,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聚焦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开展分类精准指导,及时为企业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提供全流程跟进服务。  在提高涉企侵权举报处置效能方面,开设广东省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涉企侵权举报专区,及时受理损害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的网络侵权举报,按照“专人负责、优先办理、全程跟踪、限时办结”工作原则,依法依规快速研处,提升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受理处置工作质效。发挥网络辟谣联动机制作用,及时协调发布涉企辟谣信息。  针对涉企侵权网上乱象,开展“粤·清朗 亲清护企”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规范涉企网络行为,重点打击歪曲解读企业公开内容、断章取义企业家过往言论、以“舆论监督”名义索要利益等网络“黑嘴”按键伤企行为,集中整治编造涉企谣言、发布虚假测评抹黑企业、操纵“水军”账号攻击企业等典型问题。加大涉企侵权网络执法力度,及时曝光典型案例。  为了提升企业依法网络维权能力,专门编制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指南,加强网络侵权证据链构建和主流平台投诉指引。加强多部门联合培训辅导,增强企业网络侵权信息防范和维权意识。加大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普法宣传力度,推进网络侵权举报宣传进企业,扩大涉企网络侵权举报政策知晓率、覆盖面。  着眼增强网信赋能企业发展实效,推动涉企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指导企业规范有序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个人信息保护认证。提升企业大模型、算法、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等备案效率,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开展网络安全“公益行”,加强网络安全技能培训和公益检测服务,提升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优化涉互联网企业有关行政管理事项办理工作流程,支持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聚焦营造良好营商网络舆论氛围,加强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讲好粤企创新创业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展示广东经济活力,提振发展信心。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题调研,研究护企有力措施。

中央网信办深入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第一阶段工作

20
2025-06
  “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自2025年4月启动以来,中央网信办聚焦AI换脸拟声侵犯公众权益、AI内容标识缺失误导公众等AI技术滥用乱象,深入推进第一阶段重点整治任务,部署各地网信部门加大违规AI产品处置力度,切断违规产品营销引流渠道,督促重点网站平台健全技术安全保障措施,推动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加速落地。第一阶段累计处置违规小程序、应用程序、智能体等AI产品3500余款,清理违法违规信息96万余条,处置账号3700余个,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各地网信部门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积极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北京网信办开设AI技术滥用治理举报渠道,形成“用户标记—平台核查—联合处置”工作模式,处置有关举报26篇。上海网信办推动标识要求落地示范,组织开展4场法规宣贯和专题交流,覆盖企业400余家,属地内重点企业已基本完成显式标识规范上线。浙江网信办加大对属地AI应用和网站平台的督导力度,各平台共拦截清理各类违法违规信息及提问2550万余条。江苏网信办加强统筹协调,联合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排查AI风险域名163个,封堵和取消接入域名18个。天津网信办采用“人工+技术”方式,开展大模型安全监测,通报4批次14个风险问题。  重点网站平台积极履行主体管理责任,加强AI技术滥用源头治理。在处置违规AI产品方面,腾讯规范应用程序管理,提高准入门槛,优化巡查机制,驳回、处置违规小程序、应用程序等共计570余款。在清理违规AI产品教程和商品方面,微博通过策略识别、用户举报等多渠道审核,累计处置违规内容4800余条,并公布典型案例。在加强训练语料管理方面,通义平台围绕数据生命周期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在数据采集、训练、使用等阶段加强训练语料管理。在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方面,抖音建立“红蓝对抗”机制,模拟攻击案例,修复潜在安全漏洞,优化模型对虚假信息的识别能力。在落实内容标识要求方面,阿里、快手、稀宇等重点平台积极推进元数据隐式标识落地落实。在防范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方面,小红书在模型后置训练阶段输入专业领域数据,提升模型对医疗、金融、未成年人等重点领域问题的理解能力。  下一步,中央网信办将聚焦AI造谣、低俗内容等7类突出问题,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第二阶段工作,构建技术监测体系,形成处置处罚规范,推动内容标识如期落地,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着力维护清朗网络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向善向好。  附件:北京、上海等地网信办,腾讯、抖音等平台公告链接

广东深入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17
2025-06
  自“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东省委网信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办有关工作部署,聚焦重点平台、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压紧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全面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深入清理整治违规AI应用程序,加强AI生成合成技术和内容标识管理,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向社会通报有关工作情况。  一、聚焦重点平台,压实主体责任  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建立政企直联机制,深入指导华为、腾讯、网易、夸克、OPPO、vivo、荣耀、唯品会、金山办公、迅雷等20余个重点平台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围绕违规AI产品宣推、训练语料管理不严、内容标识要求落实不力、安全审核措施薄弱等重点风险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集中清理“一键脱衣”、未经授权的人声或人脸克隆编辑等违规AI功能和应用,严厉打击违规售卖AI账号、教程及传授技术规避手段、利用AI技术刷量涨粉、虚假互动、恶意引流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各重点网站平台拦截清理售卖违规AI产品教程或商品、假冒仿冒、不当营销等信息8260余条,处置违规账号470余个。  充分发挥广州、深圳以及横琴等地大模型服务中心作用,靠前指导属地企业建立健全大模型安全体系,服务企业高效开展大模型上线合规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66款大模型备案,17款应用登记。对6款未履行上线合规手续、存在违规风险的AI应用依法约谈并督促整改。  二、聚焦重点环节,强化全链管理  指导腾讯应用宝、微信小程序、华为应用市场、OPPO软件商店、vivo应用商店等属地重点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管理体系。强化“事前”准入把关,加大AI服务和应用上架审核力度,重点核验相关应用主体算法备案、大模型备案等资质。强化“事中”巡查整改,优化专项巡查机制,对未履行大模型备案或登记程序、提供不合规功能、未按要求标识等违规AI服务的APP及时采取限期整改、下架等措施处置。强化“事后”复核检查,结合本次专项整治重点,采取“人工+技术”巡查手段对在架应用程序开展复核,持续畅通用户投诉举报渠道,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主体整改。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审核驳回存在违法违规内容、未落实内容标识要求、未提供有关资质等问题的小程序及APP共760余款,巡查发现并整改处置违规小程序及APP共350余款。  三、聚焦重点领域,筑牢安全屏障  加强对医疗、金融、教育以及涉未成年人等重点领域的AI服务应用的督导,要求平台根据行业领域特点针对性完善安全审核和管控措施,严防“AI处方”“诱导投资”“低俗恶俗”等不当回答,避免对病人患者、中老年人、学生等群体产生错误引导。加强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管理,督促属地AI服务提供者按照规定在生成合成内容及文件元数据中按要求添加标识,确保生成合成数据信息标识可见、来源可溯;督促内容传播平台陆续推动“虚构内容请谨慎识别”“疑似生成合成内容”等AI生成内容标识选项提示上线,引导形成作者主动声明、有效提示用户辨别相关内容的社区氛围。  在第二阶段工作中,将聚焦AI技术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色情低俗内容等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提高全省AI治理水平,促进广东AI技术产业安全发展。

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指南(2025年)

09
2025-06

深圳以清朗网络生态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鹏城护航 E企清朗”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指南》发布

16
2025-06
  6月13日,深圳市委网信办组织召开“清朗鹏城·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题座谈会,部署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工作,以清朗网络生态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市金融、发改、工信、公安、商务、市场监管和各区网信等部门,以及20多家企业代表参会。  会议通报了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规范,相关部门就涉企网上权益保障工作情况作了发言,企业代表介绍了有关工作做法并提出意见建议。会议发布了《“鹏城护航 E企清朗”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指南》,同时专门设置培训环节,围绕如何维护企业网络合法权益,网信部门、重点互联网平台代表现场解读有关政策法规及平台规则,并作现场答疑,从实操层面为企业提供辅导。  市委网信办负责同志表示,清朗网络生态是一流营商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强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打好“专项治理+平台监管+法治护航+社会协同”组合拳,完善涉企网络侵权打击处置机制,大力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推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于开展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培训专项整治的通告

03
2025-06
  近年来,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以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培训为名违法违规经营,出现无证经营、虚假宣传、借机敛财等乱象,损害了考生权益,严重影响军队形象声誉和考试公平性。为维护人民军队良好形象、考生切身利益和市场经营秩序,现就有关问题通告如下:  一、严禁仿冒军队文职人员考试主管部门官方微信、微博、网站等行为;不得在互联网上擅自解读、曲解军队文职人员管理、军队文职人员考试有关政策或者擅自发布关于军队文职人员考试的不当宣传、不良炒作、欺骗误导考生和社会公众等信息。  二、各类学校不得违规组织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培训活动,未经批准不得向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培训机构提供场地,不得为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培训机构招揽生源提供便利,学校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不得违规到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培训机构兼职、代课,不得参与编写有关培训材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培训专项整治工作。  三、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培训类广告不得对培训效果作出保证性承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有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加培训;禁止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行为。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教育部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  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  2025年5月27日

中央网信办部署进一步加强“开盒”问题整治工作

29
2025-05
  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从阻断“开盒”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个维度明确工作要求,督促各地网信部门、各网站平台进一步强化“开盒”问题整治工作。同时,召开专题部署会议,要求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百度、小红书、知乎、哔哩哔哩、豆瓣等多家重点网站平台,对照通知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开盒”乱象。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开盒”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段时间以来,网信部门结合职责,深入开展整治工作,全面清理各类涉“开盒”违法违规信息,从严处置传播相关内容的账号和群组,依法按程序处罚3家大型网站平台,组织重点网站平台定期发布治理公告,公布典型案例,并向公安机关通报违法犯罪线索。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强调,利用“开盒”等方式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个人信息,涉嫌违法犯罪,性质极为恶劣。下一步,中央网信办将继续坚持高强度打击和高力度保护并重,着力做好“开盒”问题整治工作。一是全力阻断传播渠道。督促网站平台深入清理各类违法发布个人信息,诱导网民跟进泄露隐私,借机进行攻击谩骂、嘲讽贬低的内容,清理教授、买卖或者提供“开盒”方法、教程和服务等信息内容,对于组织煽动“开盒”、提供“开盒”服务等账号、群组,一律予以关闭或者解散。二是升级完善保护措施。指导网站平台在前期治理网络暴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完善防护措施,加大“开盒”风险提示力度,设置涉“开盒”举报快速入口,及时核实网民投诉举报,最大限度帮助网民防范和处置“开盒”问题风险。三是加大打击惩治力度。结合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深入治理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泄露、盗取、贩卖个人信息,以及利用个人信息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等行为。此外,也希望广大网民提高防“开盒”意识,强化个人信息保护,自觉抵制相关行为,共同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关于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的通知

22
2025-0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网信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网信办:  按照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  一、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要求,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络“黑嘴”伤企乱象,督促网站平台健全涉企信息内容管理机制,提升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工作质效,着力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专项行动聚焦网络“黑嘴”伤企乱象,重点整治四类突出问题。  (一)恶意抹黑诋毁攻击企业问题  1.诋毁攻击企业产品质量、经营状况,捏造虚假信息抹黑企业声誉,对企业进行恶意投诉。  2.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联动发布涉企负面信息,恶意攻击企业或企业家。  3.开展以商养测、以测养商、商测结合的虚假不实测评。涂抹恶搞企业标识,侮辱贬损企业形象。  (二)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问题  1.发布涉企负面信息后,以“删帖”“撤稿”等名义,向企业索取“删稿费”“公关费”。  2.利用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以“舆论监督”“新闻监督”等名义,要挟企业提供“保护费”。  3.在企业新品发布、上市、融资等重要时间节点,发布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或负面信息,胁迫企业开展商务合作。  (三)恶意营销炒作问题  1.恶意集纳企业负面信息,唱衰企业或行业发展前景。  2.歪曲解读企业股权结构、财务报表、产品包装等涉企公开信息或新闻报道。  3.翻炒企业旧闻旧事,蹭炒涉企热点事件进行恶意营销。  (四)泄密侵权类问题  1.在公众账号名称、头像和简介中假冒仿冒企业家姓名肖像,假借企业家名义发布信息,断章取义企业家过往言论。  2.散布地域歧视、人群歧视言论,对企业家进行污名化或恶意贬损。  3.炒作、泄露企业家个人隐私。以“打假”“维权”等名义,到企业经营场所开展直播、短视频拍摄等活动,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涉企网络侵权信息问题,加大投诉举报处理处置力度,切实提升企业、企业家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压实平台责任。指导督促属地网站平台对照专项行动整治重点,完善涉企信息审核、处置标准,强化热搜热榜等重点环节内容管理,加强财经类公众账号和MCN机构日常管理,健全平台涉企侵权信息投诉举报专区功能设置,细化举报指引,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质效。  (三)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引导鼓励企业和企业家依法依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做好专项行动新闻宣传,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和取得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加大惩戒曝光力度,对专项行动期间落实不力、情节恶劣的网站平台和账号,依法从重处罚,并向社会曝光,强化警示震慑。  (四)完善工作机制。要按照《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信息工作规范》明确的基本原则、处置内容、证据材料、处置处罚措施、工作流程做好涉企网络侵权信息的受理处置工作。要总结固化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工作成效和工作经验,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中央网信办秘书局  2025年5月21日

中央网信办持续加强信息推荐算法治理

22
2025-05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算法推荐加热低俗信息、加剧“信息茧房”、加重观点极化等问题风险,中央网信办督促指导重点平台针对性优化信息推荐算法功能、调整信息推荐算法规则。重点平台积极响应,签署“算法向善”南宁宣言,完善算法推荐内容审核,开设专门网站、频道或账号集中公开算法规则原理,开发上线“茧房评估”“一键破茧”等创新功能,完善用户兴趣偏好管理服务,提升算法推荐内容多样性。  近日,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平台围绕正能量内容加权推荐、用户自主选择权保障、推荐内容多样性优化、提升算法透明度等核心环节,系统性优化完善多项功能。在提升算法透明度方面。公开算法运行规则,推进透明展示工作,保障用户知情权。抖音通过开设“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举办开放日活动等方式,向公众阐释推荐逻辑、干预机制及治理成效。微博提升热搜算法透明度,公示上榜规则、数据规则,上线热搜热度标签,标示热度背后的推动因素。微信视频号通过通俗易懂的图文、视频方式向用户公示,发布《一图读懂微信视频号算法推荐》《算法破茧系列》。在破除“信息茧房”方面。创新推出“茧房评估”“一键破茧”等功能,帮助用户防范“信息茧房”风险。抖音全面升级“使用管理助手”,创新内容偏好评估功能,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用户近期浏览内容。小红书设置“内容偏好评估与调节”、“探索更多”功能,方便用户一键操作,浏览更多元丰富的推荐内容。快手依托正能量算法增加对“正向”“有用”“温暖”“信任”等内容挖掘,在算法推荐中充分呈现。在完善推荐内容审核方面。不断健全推荐内容审核机制,加强正能量内容推送,防范算法推荐低俗不良信息。微信视频号完善“好友推荐”和“算法推荐”双重机制,不断迭代升级识别打击模型,严禁低俗恶俗等典型不良信息进入推荐池。抖音创新推出热点当事人核实机制,防止摆拍造假、仿冒蹭热、拼凑剪接等恶意传播行为。在用户赋权方面。持续优化兴趣偏好管理、内容负反馈等功能设置,便于用户自主调节优化算法推荐内容。快手为用户提供便捷、精细的兴趣偏好管理功能,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滑动对应兴趣标签,调节不同内容推送强度。微博设置不感兴趣、不看此博主、内容质量差等多种负反馈选项供用户选择,精准响应用户需求。  中央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重点平台信息推荐算法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相关功能使用效果不显著、推荐内容质量不够高等问题,与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的期待相比还有差距。算法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网信部门将开展常态化巡查,督导信息推荐算法平台持续优化算法运行机制和管理规则,不断提升推荐内容质量,探索多样化“破茧”路径,创新用户赋权功能,切实维护网民合法权益。  附: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平台公告链接  1.抖音:践行算法向善,抖音多措并举赋能用户便捷管理推荐内容  (https://trust.douyin.com/article/15700?enter_from=channel_page&channel=transparency)  2.小红书:内容偏好调节功能指南来啦!  (http://xhslink.com/a/VkoHs2pUtC1cb)  快来查收你的内容偏好评估结果~  (http://xhslink.com/a/BddVJrehlC1cb)  3.微博:微博关于提升算法推荐多样性相关产品升级公告  (https://weibo.com/1934183965/5168443967933531)  4.快手:快手上线算法推荐系列优化功能,持续推进算法向上向善  (https://v.kuaishou.com/2B2Y3i8)  5.微信视频号:视频号算法推荐优化,一键开启更多兴趣探索  (https://mp.weixin.qq.com/s/ANFSKXeED9jdZmWch-dpzQ)  6.哔哩哔哩:哔哩哔哩个性化内容推荐算法新功能介绍  (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69028574153932809)
1页,每页10条记录,当前第1